活动预告|蒲园艺坊(第8期)“指尖上的华彩艺术”——掐丝珐琅画制作体验
或许你见过油画、水彩画、水墨画
那你知道掐丝珐琅画么?
跟着文物学配色
探寻千年的东方审美
本期嘉兴美术馆蒲园艺坊“色彩博物系列”
邀您一起探索中国传统工艺之美
揭开历史长河中的色彩密码
制作一款指尖上的华彩艺术——掐丝珐琅画
/ (一)了解掐丝珐琅 /
“范铜为质,嵌以铜丝,花纹空洞,杂填彩釉,谓之景泰蓝,今谓之珐琅”
——晚清《陶雅》“丝光溢彩,不褪光华;寸寸精雕细琢,只为完美呈现。”掐丝珐琅画脱胎于古老的景泰蓝工艺,距今已有600多年历史,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。
掐丝珐琅画是利用氧化铝和天然彩砂在木板、塑板或金属板上作的画。一幅精美的掐丝珐琅画从选图、绘图、掐丝、点蓝、干燥、上胶,到最后需要历经十余道纯手工工序。其中,掐丝和点蓝是最重要的环节,是一项“细活”,重在“慢功”。
掐丝珐琅自元代时从阿拉伯半岛陆路传入,后与我国本土的传统工艺相结合,一般多外饰蓝色釉料,在明代景泰年间获得了史无前例的发展,又故习称景泰蓝。历经各个朝代,以它鲜明的艺术特色闻名中外。
明早期 掐丝珐琅菱花口碟 (大都会艺术博物馆)
/ (二)学习东方之色 /
在中国传统色中,蓝色是自然界中最广阔的存在,它来自浩渺的天,深邃的海,如碧落星朗。蓝色有许多种,忧郁、宁静、深沉……景泰蓝高贵又灵动,明艳又干净,就像是最清最透的湖水,在晴空下潋滟。
/ (三)体验掐丝珐琅 /
古代工匠们在金、铜、瓷等胎体上,用扁铜丝勾勒出图案的轮廓,再用焊接或植物粘合剂的方法固定在胎体上,再把珐琅釉料填在图案中,因釉料的熔点不同,经过数十次烧制才能最终成型。
白描、掐丝和着色,是最重要的三个环节,造就掐丝珐琅的灵魂、骨骼和血肉。每一件掐丝珐琅工艺品都是纯手工制作,所以每一件都是不可复制的世间唯一!
现在掐丝技艺已慢慢融入了我们的日常生活,很多饰品品牌设计已经运用了掐丝技艺。
这次让我们一起将这宫廷御用珐琅技法移植到画板之上,体验制作一份独一无二的掐丝珐琅相框画吧!
活动流程
活动签到——知识分享——掐丝珐琅画制作——合影留念
活动时间
2024年8月18日 14:00-16:00
活动地点
嘉兴芦席汇开元观堂酒店儿童餐厅
(南湖区解放街道芦席汇历史街区2号楼一楼)
(嘉兴芦席汇开元观堂酒店为嘉兴美术馆公共美育实践基地)
温馨提示嘉兴芦席汇开元观堂酒店设专属地下停车场,可以免费停车4小时,请参与活动的各位家长停在地下停车场9幢5号电梯附近,电梯上来的左边就是活动地点(儿童餐厅)
一缕金丝流转
“掐”出指尖上的东方之美
END
来源:美育典藏部
编辑:金子雯
初审:张 颉
审核:陈哲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