画说嘉兴(第十七期)——跟着画家游古镇(桐乡乌镇)
为挖掘本土文化, 以文化润泽人心,持续擦亮“ 中国古镇看嘉兴 ”“心游嘉兴 ” 等城市文旅品牌,嘉兴市文化广电旅游局、嘉兴市新闻传媒中心联合推出 “ 画说嘉兴 ”特别策划。
“画说嘉兴”栏目由嘉兴美术馆(嘉兴画院)和文化频道共同制作,自2024年5月起陆续进行摄制。每期将邀请一位知名画家深入嘉兴古镇,画家们妙笔丹青,墨海泛舟,将嘉兴的古桥流水、古镇风韵、古佛寺的晨钟暮鼓,一一绘于纸上。观众将跟随镜头,穿梭于画中景与实景间,体验“景中品画,画中赏景”的独特韵味,感受艺术气韵与嘉兴文旅的深度融合。
今天推出第十七期《乌篷·旧梦》,跟随平湖市吴一峰艺术馆副馆长、嘉兴美术馆创作员 姚瑾一起走进桐乡乌镇。
枕水人家·乌镇
乌镇,以河成街,街桥相连,依河筑屋,水镇一体,被称为“中国最后的枕水人家”。
乌镇分为东栅、西栅、南栅、北栅,其中,东栅以其原汁原味的水乡风貌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著称。东栅的民居宅屋傍河而筑,街道两旁保存有大量明清建筑,辅以河上石桥,体现了小桥、流水、古宅的江南古镇风韵。
“从前的日色变得慢,车、马、邮件都慢,一生只够爱一个人。”
在乌镇的日子,像是被拉长了,小船悠悠划过河面,人们不急不躁,沿着河岸漫步,耳边总能听见一些吴侬软语,诉说着过去的岁月。乌镇的美,不在于它的繁华,而在于那份从容与宁静,仿佛时间在这里放慢了脚步,让人愿意停下来,细细品味生活的每一刻。
见·立志书院
立志书院位于乌镇东栅景区内,是文学巨匠茅盾先生幼年读书的家塾,现被辟为茅盾纪念馆。书院中陈列着茅盾生平的照片、作品、手稿和使用过的物品,游人可以在此了解茅盾的成长之路。立志书院不仅是乌镇第一所初级小学,也是茅盾成为第一批学生的地方。书院的大门门楣上嵌着“立志”二字,两旁的柱联“先立乎其大,有志者竟成”是院名的注解。
画·立志书院
画家姚瑾踱步至立志书院前,灵感如泉水般涌现:“我打算用颜料后叠的方式,来表现这个书院的历史感。”
层层叠加的绘画技法,既在画布上表现出墙体斑驳的肌理感,又使色与色之间自然交融,巧妙地突显出墙面上岁月留下的斑驳肌理。
整幅画作弥漫着一种淡雅的灰粉色调,如同晨雾轻抚过江南水乡的屋檐。观者在欣赏她的画作时,不仅能够感受到时光的悄然流逝,更深刻地体会到一种超越岁月变迁的宁静。在她的笔下,岁月的流转并非沉重的负担,而是化作了一种持久的平和与恬淡,让人在静谧中感受到历史的沉淀与自然的呼吸。
人文·乌镇
乌镇是文化的沃土,孕育了无数名人大家。从梁昭明太子到文学巨匠茅盾,再到海外华人文化界传奇大师孙木心,他们从乌镇走出去,在中国乃至世界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。乌镇不仅保护了众多的古建筑,更保护了完整的生活形态和深厚的地域文化。她将传统节日“香市”重新挖掘恢复,皮影戏、花鼓戏等传统艺术在这里得以传承,蓝印花布染坊等传统作坊展现了乌镇的非物质文化遗产。乌镇,不仅是江南水乡的代表,更是中华文化的瑰宝,让人流连忘返,回味无穷。
油画《立志书院》
作者:姚瑾
END
来源:读 嘉编辑:金子雯
初审:汪新宇审核:陈哲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