画说嘉兴(第十四期)——跟着画家游古镇(湘家荡)

来源处:嘉兴美术馆 时间:2024-11-01 09:53:26 阅读

为挖掘本土文化, 以文化润泽人心,持续擦亮“ 中国古镇看嘉兴 ”“心游嘉兴 ” 等城市文旅品牌,嘉兴市文化广电旅游局、嘉兴市新闻传媒中心联合推出  “ 画说嘉兴 ”特别策划。 

 “画说嘉兴”栏目由嘉兴美术馆(嘉兴画院)和文化频道共同制作,自2024年5月起陆续进行摄制。每期将邀请一位知名画家深入嘉兴古镇,画家们妙笔丹青,墨海泛舟,将嘉兴的古桥流水、古镇风韵、古佛寺的晨钟暮鼓,一一绘于纸上。观众将跟随镜头,穿梭于画中景与实景间,体验“景中品画,画中赏景”的独特韵味,感受艺术气韵与嘉兴文旅的深度融合。

今天推出第十四期《松风·宝泉》,跟随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、嘉兴美术馆美术创作工作室秘书长 宋建国一起走进湘家荡。

走进·湘家荡           

湘家荡,位于浙江省嘉兴市南湖区七星镇,早在明代和清初,就是一处游览自然风情的好去处,吸引了无数文人墨客,明代诗人怀悦曾用“花气熏人似酒醇,东风随处扫香尘”来形容这里的怡人风景。

如今,这里不仅有碧波荡漾的湖泊,还有万亩森林和良田,融江南水乡风光、田园浪漫景色为一体,构成了一幅美丽的自然画卷。

640 (6).jpg

一睹·宝泉亭      
在湘家荡里有一座清新雅致的小亭,名为宝泉亭。亭中“宝泉”二字,相传由湘湖八景之一的精严讲寺的住持和尚峙宇所书,笔力遒劲,气韵生动,为宝泉亭增添了一份深厚的文化底蕴。

亭内还有一口历史能追溯到明清时期的古井,古井见证了湘家荡从古至今的变迁,也映照出了这片土地的风水宝地之貌。明清时期的湘家荡,以其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和风水佳境,吸引了无数文人墨客前来游历,他们或许就在这宝泉亭中,品茗论道,畅怀寄兴。

640.jpg

画·松林小景          

画家宋建国在湘家荡中取了一片松林为景,又让宝泉亭藏在其中,创作出了一幅充满意境的画作。

“我们在写生中最难的就是取舍,因为画面中的树木特别多,所以你要挑选一些自己感兴趣的点,决定哪些景色需要放到画面里。”宋建国如是说。写生与画照片不同,它更注重艺术家的主观表达和情感的融入。在宋建国的画作中,松树的绿色并非简单的翠绿,而是经过艺术家的巧妙处理,增添了许多主观因素,使得画面更加格调雅致。特别是画面中心的两棵树,他特意画得相对比较粗犷,颜色纯度上也相对更高,从而突出了松树的生命力和活力。

640 (1).jpg

松树·精神       

湘家荡的松林,不仅为湘家荡环湖景区增添了一抹自然生机,更是坚韧不拔精神的象征。松树,被誉为“百木之长”,在中国文化中,它象征着坚贞、不屈、耐力。

画家宋建国通过这幅画,将这种不屈不挠、屹立不倒的精神传递给了每一位观者。既保留了自然景观的原始美感,又赋予了作品更深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。

640 (2).jpg

水彩画《松林·造境》

作者:宋建国

END


来源:读   嘉

编辑:金子雯
初审:汪新宇

审核:陈哲峰

嘉兴美术馆

嘉兴美术馆